手術無影燈兆豐光電5月7日訊
4月16日,“港澳藥械通”項目首藥“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首械“磁力可控延長鈦棒”運抵港大深圳醫院。5月3日,今年9歲半的嚴重早發性脊柱側凸患者小磊在港大深圳醫院成功進行了手術,成為首款進口器械“磁力可控延長鈦棒”的受益者,術后恢復良好。
手術進行得非常成功
據介紹,“磁力可控延長鈦棒”是歐美主要國家治療早發性脊柱側彎的首選產品,主要適用年齡在5-10歲之間的嚴重進行性脊柱畸形,并要求Cobb角度大于30度、骨骼未成熟的患兒。通過微創手術植入鈦棒后,定期通過牽引器進行體外拉伸,30秒即可完成,無需麻醉,“既防止畸形進展,也保留脊柱的生長潛能。磁力生長棒可以避免頻繁手術撐開,降低麻醉和傷口并發癥的風險。”港大深圳醫院脊柱外科張文智教授表示,“這可以說是一款顛覆性的創新產品。”
作為首次引入內地的創新型器械,如何確保患兒在手術期間的安全?張文智教授介紹,針對“磁力可控延長鈦棒”,主刀醫生符合各類相應條件,如需至少完成20例脊柱側彎手術、至少5年主刀經驗、至少有5例“磁力可控延長鈦棒”手術經驗等。
在張文智教授團隊及多學科共同合作下,小磊于5月3日進行了手術,手術時長約3小時,Cobb角由術前61度矯正為30度,手術進行得非常成功,“后續小磊只需要每2-3個月定期復診一次即可。預計在植入的1-2個月后可撐開鈦棒,并在未來三年內定期通過儀器進行體外拉伸,調整鈦棒長度及脊柱角度,直到基本痊愈。”張文智表示。
“感謝所有熱心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港澳藥械通’項目,讓小磊能有機會使用到這款最新的器械,讓他免除多次手術之苦!”小磊母親表示。
四款創新藥物獲得審批
據悉,2020年11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注冊的藥物和屬臨床急需、公立醫院已采購使用及具有臨床應用先進性的醫療儀器。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表示,“港澳藥械通”項目將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通過該項目在港大深圳醫院試點,促進灣區醫療同質化發展。除“首藥、首械”之外,另外四款創新藥物也已獲得了審批,即將通過“港澳藥械通”于港大深圳醫院試點使用。
據悉,“港澳藥械通”政策將堅持“分步實施,試點先行”的原則,先期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試點,在取得階段性進展后再逐步擴展至其他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
免責聲明:本站部份內容系轉載,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如涉及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